视频选集 [1.1]--结构复合材料力学基础课程概述 [1.2]--复合材料力学课程宣传片 [2.1]--1.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概述 [2.2]--1.2纤维增强的形式和优劣 [2.3]--1.3应用领域 [2.4]--1.4层压板力学特性-耦合效应 [2.5]--1.5应力应变分析的三类方程 [3.1]--2.0宏观力学导学 [3.2]--2.1各向同性材料一维加载胡克定律 [3.3]--2.2各向同性材料多向加载的应力应变 [3.4]--2.3各向同性材料的剪切应力应变 [3.5]--2.4各向异性广义胡克定律-柔度矩阵 [3.6]--2.5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刚度矩阵 [3.7]--2.6复合材料单层的柔度计算实例 [3.8]--2.7复合材料单层的Abaqus分析 [3.9]--2.8应力的正轴-偏轴转换 [3.10]--2.9矩阵求逆与偏轴-正轴转换矩阵 [3.11]--2.10偏轴应力应变关系-偏轴刚 [3.12]--2.11偏轴柔度矩阵 [3.13]--2.12偏轴工程弹性常数 [3.14]--2.13偏轴应力应变计算的2个实例 [3.15]--2.14功的互等定理-柔度系数对角相等的证明 [4.1]--3.0细观力学导学 [4.2]--3.1纤维基体与空隙的体积含量 [4.3]--3.2预测单层板的工程常数-纵向模量 [4.4]--3.3预测单层板的工程常数-横向模量 [5.1]--4.0单层板强度导学 [5.2]--4.1单层的基本强度 [5.3]--4.2最大应力准则 [5.4]--4.3最大应变准则 [5.5]--4.4Tsai-Hill蔡希尔准则 [5.6]--4.5Tsai-Wu蔡吴准则 [5.7]--4.6强度准则应用实例 [5.8]--4.7Hashin准则 [5.9]--4.8Puck准则 [5.10]--4.9单层材料与各向同性材料强度准则区分(讨论) [6.1]--5.0层压板力学导学 [6.2]--5.1层压板-概述 [6.3]--5.2层压板-表示 [6.4]--5.3层压板-层压梁 [6.5]--5.4层压板-层压梁模量计算实例 [6.6]--5.5层压板-层压梁各层应力 [6.7]--5.6层压板-位移表示的应变及应力应变关系 [6.8]--5.7层压板-层压板应力应变实例 [6.9]--5.8层压板-CLT例3非正交铺设 [6.10]--5.9层压板-经典层压板理论ABD矩阵 [6.11]--5.10层压板-ABD矩阵分析实例 [6.12]--5.11层压板-典型层压板 [6.13]--5.12层压板-有效工程常数 [6.14]--5.13层压板-层压板强度-渐进失效 [6.15]--补充-用WPS表格计算层压板ABD矩阵 [7.1]--6.0层压板湿热性能退化导学 [7.2]--6.1层压板湿热退化概述 [7.3]--6.2层压板湿热退化经验公式 [7.4]--6.3湿热退化-Tg降低例题 [7.5]--6.4湿热应力应变 [7.6]--6.5复合材料湿热应力应变例题 [7.7]--6.6层压板热应力Abaqus分析 [7.8]--6.7升温退化层压板的Abaqus分析 [8.1]--7.0断裂分析导学 [8.2]--7.1断裂分析概述 [8.3]--7.2应力强度因子表示的断裂韧度 [8.4]--7.3应力强度因子的应用 [8.5]--7.4层压板应力强度因子的修正 [8.6]--7.5极限裂纹尺寸实例 [8.7]--7.6极限裂纹实例2-边缘裂纹 [8.8]--7.7应变能释放率V2